fun88乐天使 | 官方网站

 
《江城子》

来源:乐天使fun88 时间:2024-10-31
 

乐天使fun882024-2025学年度第学期高语文学科导学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研制人:鸦元锋   审核人:翁娟

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日期:2024.10.23

课程标准要求

本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加强理性思考,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诗词名作进行精读,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内容导读

1.了解作者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词》《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豪放派 与辛弃疾并称  “苏辛”文: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擅长墨竹 怪石 枯木

2.创作背景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十六岁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貌美,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极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词题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3悼亡诗

悼亡诗,古代汉族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三首》。现在广义的也指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的诗歌,与西方的悼亡诗意思接轨。其中,三大著名的悼亡词是: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半死桐(思越人,又名鹧鸪天)——贺铸

蝶恋花(纳兰悼亡妻的词) ——纳兰性德

4.文化常识

古人对“死”的讳称有很多,主要有:

①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②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③佛道徒之死称:涅槃、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④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逝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5.名家点评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为公悼亡之作。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诚后山(陈师道)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也。起言死别之久。千里两句,言相隔之远。纵使二句,设想相逢不识之状。下片,忽折到梦境,轩窗梳妆,犹是十年以前景象。相顾两句,写相逢之悲,与起句生死两茫茫相应。料得两句,结出肠断之意。明月”“松冈,即千里孤坟之所在也。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从这首词看,苏轼追求的似是一种更高的生活情趣,是能够互通衷曲的人生知己,因此他虽写的只是个人生活范围的感伤,却不粘不滞,冰清玉洁,在悼亡词中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素养导航

1.培养结合注释初步鉴赏词作的能力

2.认识苏轼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3.诵读词作,感受苏轼对亡妻凄婉的爱情及相思之情

4.学习词中使用的艺术手法,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

三、问题导思

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1.指出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2.理清这首词的思路(思维导图)

细读上片,体会相思之情

1.如何理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两茫茫”?传达了怎样的情思?

2.“不思量”“自难忘”是否矛盾?

3.“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如果坟近在身旁,就“有处”“话凄凉”吗?

4.“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想象苏轼“尘满面,鬓如霜”的形象,概括其特点。

诵读下片品味梦境

1.品读梦境

(1)“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忽”字换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久别重逢,没有出现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是怎样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读梦后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短松冈”指什么地方?“年年”指什么?“肠断处”指何处?

课后导悟

1.朗读本词,背诵本词

2.拓展阅读

苏轼一生的三个女人: 王弗(结发之妻)——爱情(11、27)

“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依靠)。”

王润之(继室)——家庭(25、46)

“唯有同穴,尚蹈此言。”

王朝云(小妾)——红颜知己(23、34)

“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王弗是苏轼的结发之妻,他们虽然只是相守了短短11年,但是王弗给了苏轼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以至于王弗去世后,苏轼嚎啕大哭,悲呼“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依靠)”。王弗不仅是他的妻子,还是他仕途上的好帮手。

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她生性温柔,知足惜福,婚后处处依着苏轼。对姐姐的儿子视同己出,王闰之伴随苏轼的时间最长,共25年。这是苏轼人生起伏最大的时期。王闰之陪伴苏轼“身行万里半天下”,历经坎坷与繁华。无论富贵还是困顿,王闰之都将苏轼的生活打点得头头是道。王闰之给了苏轼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所以苏轼在王闰之死后的祭文中说到“唯有同穴,尚蹈此言。”苏轼最终是跟王闰之葬在了一起的。

苏轼第三任是他的妾室王朝云,朝云是他的铁杆粉丝,也是他的红颜知己。别人读不懂苏轼,但朝云却能一语破的,可惜天妒红颜,朝云也早早去世了。苏轼在《悼朝云》一诗中说“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再没有人能像朝云一样理解自己。

我们不知道苏轼最爱谁?但是我们知道,苏轼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他对于生命中的三位女性都是至诚至真的!

乐天使fun88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学科学科作业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研制人:鸦元锋  审核人:翁娟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2024.10.23  作业时长:45分钟

一、巩固导练

1.对《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首词解读不正确的项是    

A.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

B.“无处话凄凉”既是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的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

C.“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

D.下片记述梦境,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全词浓墨重彩,抒写出对亡妻的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情调凄凉哀婉。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此时与亡妻阴阳相隔已经十年,怎奈何山高路远,凄凉难言,只能强忍着不去思念。

B.词人在梦中回到阔别的家乡,也看到常见的场景,表达爱侣在自己心中留下的永恒印象。

C.夫妻相见没有往日的卿卿我我,唯有清泪流下,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D.全词运用夸张、拟人、比喻以及虚实结合等手法,把夫妻之间的感情表现得深婉而真挚。

3.对《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首词解读不正确的项是(    )

A.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

B.“无处话凄凉”既是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的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

C.“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

D.下片记述梦境,表达 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全词浓墨重彩,抒写出对亡妻的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情调凄凉哀婉。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B.绝句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唐朝诗人王昌龄,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的美称。

C.词是唐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有曲子、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别称。

D.散曲是曲的一种体式,在戏剧作品中,供状物叙事之用,是戏剧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著名的散曲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

5.理解性默写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本文直抒胸臆,看似矛盾,实则深情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由梦境拉回现实,凄凉黯然之情乍现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既表达诗人自己仕途坎坷,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刻画了外貌,却表达出丰富的思想感情,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情感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能将现实与梦境混合,以及使用直接抒情写出作者实际情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于妻子相见时,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其说是写梦中情形,毋宁说是回忆当年的闺房之乐。

二、拓展导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 ①阊门:苏州城西门,词人旧居。②晞:晒干。此二句化用汉乐府丧歌《薤露》中“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6.下列对于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千里孤坟,苏轼妻子王弗死后葬于四川眉山,苏轼任所在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B.苏词运用多种手法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了自己的身世感慨,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终成千古绝唱。

C.词人用半死梧桐自比,失伴鸳鸯喻妻,阴阳相隔,孑身独存之状,寂寞之情,溢于言表。

D.贺词在艺术构思上最突出之处在于将生者与死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作者词笔始终关合自己与妻子,其情之深已侵入文章构思当中。

7.同是抒发对亡妻的思念之情,苏词与贺词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三、选做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各题。

梦微之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注:①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即公元817年)三月,元稹贬通州(今四川达川);八月,白居易贬江州(今江西九江)。此诗为该年十二月元稹接白居易《梦微之》而酬和次韵之作。

8.记梦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是古诗中常见的手法,而这两首诗却能巧妙构思,翻出新意。试分别简述这一特点。(6分)

9.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你认为元稹的这首诗,从语言看,属于“初关”或“重关”哪种情况,为什么?(6分)

、补充练习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苏轼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撚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润州甘露寺弹筝

苏轼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注]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注】浮玉:喻指金山。

10.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采桑子》开篇从多景楼字获取灵感,连用三个字引出”“”“而不赘叙,令人印象深刻。

B字写出一笑之后,回头来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而无所有,只有多情”“多感”“多病依然。

C.《润州甘露寺弹筝》一诗首句写在多景楼上弹奏一首神曲,悲伤的弦音像要断裂一样再三紧促,开篇便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D.这两首诗词皆出自苏轼之手,均写多景楼中与友人相聚之事,都借用音乐抒情,但抒发的情感却一喜一忧,迥然不同。

11.有人评论说苏轼《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红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试作简要分析。6分)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