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项目
|
序号
|
自查要点
|
自查结果
|
1.许可和公示管理
|
1
|
许可证合法有效。
|
√
|
2
|
经营类别、项目等与许可证载明的一致。
|
√
|
3
|
在显著位置悬挂或摆放许可证。
|
√
|
4
|
在显著位置公示量化分级结果。
|
√
|
5
|
监管部门张贴的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保存完好。
|
√
|
2.从业人员管理
|
*6
|
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档案真实完整。
|
√
|
7
|
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及时调离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岗位。
|
√
|
*8
|
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培训。
|
√
|
9
|
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明。
|
√
|
10
|
每日进行从业人员餐前自查。
|
√
|
11
|
从业人员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双手清洁,保持个人卫生。
|
√
|
3、环境卫生管理
|
12
|
及时对经营场所进行清理保洁,环境干净、整洁,墙面无破损、积垢、霉斑,地面无积水,物品摆放整齐。
|
√
|
13
|
定期清洁通风排烟设施,保持有效运转,无明显污垢。
|
√
|
14
|
定时清理卫生间,无污物堆积、无异味。
|
√
|
3.原料采购贮存管理
|
15
|
采购食品及原料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和索票索证制度查,相关资料完整留存。
|
√
|
16
|
未购进使用法律禁止经营的食品及原料。
|
√
|
17
|
按照食品及原料的保存要求贮存食品及原料,食品库房整洁规范,无有毒有害物品。
|
√
|
18
|
定期检查清理食品库房,及时清理过期变质食品及原料。
|
√
|
4.加工过程控制
|
19
|
无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用于加工。
|
√
|
20
|
原料初加工使用专用清洗水池。
|
√
|
21
|
动物性食品、水产品、植物性食品分区切配,工具容器不交叉使用。
|
√
|
22
|
热食类食品烧熟煮透。
|
√
|
23
|
成品存放的温度、时间符合要求,食品再加热符合要求。
|
√
|
24
|
食品原料、半成品与成品在盛放、贮存时相互分开,并采取防止交叉污染的控制措施。
|
√
|
25
|
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用于制作鲜榨饮料、食用冰等食品的水经过规范净化处理。
|
√
|
26
|
食品处理区洗手消毒设施正常使用。
|
√
|
27
|
不使用回收食品、非食用物质加工制作食品。
|
√
|
28
|
餐厨废弃物、废弃油脂等有专门存放设施、场所,经营场所垃圾能够及时进行清理,处置记录完整。
|
√
|
*29
|
需要留样的,按规定进行食品留样(学校食堂不低于200克/品种,其他不低于100克/品种)。
|
√
|
5、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
|
30
|
食品添加剂由专人保管、领用,并如实进行记录。
|
√
|
31
|
食品添加剂存放于固定的场所(或橱柜)并标识“食品添加剂”字样,盛装容器上标明食品添加剂名称。
|
√
|
6.设备设施维护
|
32
|
保温、冷藏、冷冻、排油烟等设备设施定期维护、清洗、校验。
|
√
|
33
|
食品加工、贮存、陈列、转运等设施设备运转正常,并保持清洁。
|
√
|
7、餐用具清洗消毒
|
34
|
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洗净、消毒,已消毒的餐具、饮具按要求存放。
|
√
|
*35
|
提供集中消毒餐具的服务单位具备资质,产品随附消毒合格证明。
|
合缺
|
8、专间管理
|
*36
|
专间内洗手消毒、空气消毒、独立空调、专用冷藏设施等与许可时保持一致,并正常运转。
|
√
|
*37
|
专间内由明确的专人进行操作,并使用专用的加工工具。
|
√
|
*38
|
专间内直接接触成品的用水净水设施运转正常,滤芯是否及时更换。
|
√
|
9.食品安全自查和应急管理
|
39
|
按要求组织日常自查,并留存记录。
|
√
|
*40
|
制定并执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预案,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属地监管机构。建立并保存处置食品安全事故记录。
|
√
|
检查人(食品安全管理员)签名:朱俊群
2024 年 10 月 21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