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胜,教练:蒋闯闯,范莹。生物竞赛教练:苏楠楠、李 玲。信息技术主教练:吴敏、张海彬。机器人主教练郭云松、魏荣媛。各教练组围绕早培班学员开始进行课程设计,由主教练负责规划和分工,在培训方案上,高一高二要建立起服务于“强基”的校本竞赛培训体系,同时可积极对接优质校外资源辅助竞赛教学。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1. 教学起点:从高中向义务教学阶段延伸
资优生的培养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因材施教”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的是课程的区分和制度的保障。 一方面,成才的周期在缩短; 另一方面,学生的潜能可以在早期被发现和培养。 许多地区和学校已经把资优生教育延伸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并制定了相应的特殊教育法规和课程。元月26、27日乐天使fun88成功举行了“2022年乐天使fun88初中生数理化冬令营活动”。本学期,创新人才培养部修订了针对初中尖子生的培养方案,将在冬令营的基础上,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员采用新方案,进一步培养,尽快发现苗子,尽早选拔苗子,尽力培养苗子,制定把高考和强基融进日常教学的长远培养方案,真正做到以提升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发展能力为旨归。
2. 培养方式:从单向讲授转变为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正如英国教育家纽曼所说:当一群聪明、求知欲强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互相学习。他们相互交流,了解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并且学会独到的行为判断力。重视学生兴趣平台的搭建,实现教学相长。竞赛这条路绝不是捷径,需要学生付出惊人的精力和时间,一方面需要学生自身的兴趣支撑,另一方面,也需要一些外部的支持与鼓励,比如当课内成绩波动,学科发展不均衡时,学生学习竞赛就会松懈,需要老师理解、选择和帮助,而不能仅仅做眼于眼前成绩来评价。创新人才培养应该及时了解招考信息动态、关注学生需求,通过家长满意度调查、座谈等多种形式形成参考意见。教练员的身份不仅是教师,也是同伴、助手、咨询师和学业规划师。落实教练员传帮带,发展教练员队伍,不一定是课内教学业绩突出的老师,而是有激情、负责任、肯专研的有一定基本功的年轻教师。让老师也能另起一行实现自我,从而形成稳定的、高素质的竞赛培训团队。一方面要“走出去”:给予竞赛教练外出学习深造的机会,“请进来”:邀请知名竞赛教练来校讲座指导,这样可以使竞赛教练团队得以质的提升,才能使竞赛工作取得质的飞跃。另一方面,要给与年轻教练充分信任,创造教学的延续性,完善评价和保障,争强教师竞赛教学研究的内驱力。学科竞赛培训有利于学科教学研究,可以提升学校的学科教学整体水平,锻炼学科教师队伍,特别是对青年教师队伍的迅速成长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3. 资源利用:从零散的入校培训向服务校本课程体系转变
适时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线上双师课的形式引入校外优质教学资源,以满足各类相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但对外交流学习最终目的是真正拓展课程的校本化。各科主教练负责分解课程项目,打通年级整合校内师资,通过任务驱动,各人专注某一部分的研究。这样在培优学生的同时更锻炼了老师,从而实现自我造血的功能目标,实现学校的长短期发展目标。同时打破年级限制,以学生能力和潜质为核心,采取跨年级联合培养模式。
还将派高一、高二年级的尖子生前往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实验室体验高校真实的科研生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世界的热情,培养科技创新意识。我们还将为有科技创新潜能的学生联系科技导师(高校教授),根据他们的兴趣特长定制个性化课程,并在寒暑假给予他们科研上的指导。同时,我们将邀请知名高校的教授、学科领域的专家,特别是参加过高考命题或主持过高考阅卷的专家来校为师生做讲座。
4.通道拓宽:深入研究强基综评政策积极应对机会
深入研究2021年全国高考卷,深入研究“强基”,我们发现新的高考形势下,教师要更加重视高考的基础性地位。一些清北的自主招生题目出现在了适应性考试的试卷上,充分说明“强基”所需要的学习能力、综合素养,与新高考倡导的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发展能力从本质上讲具有关联性和一致性。创新人才的基础是全面发展,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这需要我们教师把培养人才的目光从少数竞赛略有优势的“特长生”聚焦到更多基础学科优异、综合实力强大的优秀学生身上,重新定位“尖子生”,认真研究本班级“尖子生”的培养方案,夯实创新人才培养底基。在此基础上,全面研究“强基”试题,把握试题导向,探索试题规律,提高通过“强基”进入清北的人数。高三要着重做好高考前的强基培训和高考成绩出来后的定点清北强基考试培训。部分重点高校综合评价培训也应该在学校的工作谋划范围之中。
附:行事历
二月份
1.制定创新部工作计划,明确本学期主要工作;
2.召开教练组会议,明确职责,落实分工;
3.组织初中生早培一期集训(2月8日、9日)
三月份
1.组织初中生早培二期集训(3月6日、13日)
2.收集高校强基计划简章,组织学生填报
四月份
1.组队参加领航杯江苏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
五月份
1.收集高校综合素质评价招生简章,组织学生填报
2.组织校内选拔参加省学科竞赛入围学生
六月份
1.组织学生参加哈工大塑料中空板设计与建造比赛(6月7、8、9日)
2.组织高三报考强基学生冲刺培训(6月15日-6月22日)
3.组织初中生早培三期集训(6月21-30日)
七月份
组织初中生早培四期集训(7月1-20日)和测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