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88乐天使 | 官方网站

 
 
【具体活动】乐天使fun88青年教师微课题展示(8)

来源:乐天使fun88 时间:2024-10-25
 

乐天使fun88

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跨学科研究方法论指导下的高中生物学科

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申报人:         周金露            

一、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跨学科:美国心理学家伍德沃斯为了解决由于知识分化而导致的学科割裂,于1926年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首次提出“跨学科”专门术语,并认为“跨学科”是超越已知学科的边界而进行的涉及两个或两个学科以上的研究领域 。

国外的跨学科学家更强调跨学科的实践性。美国学者Jantsch认为,在相邻的高层次或亚层次上,一组相关学科的共同定理得到了定义,从而引进了目的意义,通过高层与底层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层次之间的跨学科 。除此之外,跨学科也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知识观和课程方法,它有意识地应用一个以上学科的方法和语言来研究一个中心主题、问题、难题、话题或经验 。国内也有不少有学者对“跨学科”做出定义,刘仲林教授指出,“跨学科”中的“跨”表示跨介于传统学科间或跨出传统学科外 ,即凡是跨越已知的传统学科界限而展开的教育或研究活动,均可称为“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1989年美国学者舒梅克指出,跨学科教学即跨越学科界限,在学科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使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学习[16] 。随着近些年的发展,跨学科教学在美国教育界被认为是几门学科的教学融合在一起同时展开,即不同学科知识在课堂中交叉和贯穿,在教和学的过程实现多门学科的融会贯通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国外研究现状

“跨学科”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 ,然而在当时并未普及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外跨学科理论和实践研究日益丰富,但研究早期以理论研究为主。20世纪40-70年代,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均出版了相应的研究报告,如1960年法国跨学科研究中心出版《交流》 。20世纪70年代,在法国召开“跨学科”主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标志“跨学科”研究进入新阶段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已经出现了专业的跨学科教育组织,并在不断探寻与发展中开设了大量跨学科课程,美国中小学的跨学科课程模式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其模式大致可分成以下三大类别:多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超学科课 。步入21世纪以来,美国仍在不断开发新的跨学科课程,如美国跨学科科学数据课程的开发成功,以费米实验室最为突出,更是有效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跨学科整合发展 。

国内研究现状

研究早期我国学者将“interdisciplinary”一词译为“交叉学科”,但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逐渐替换为“跨学科”一词 。1984年,交叉学科问题首次在我国政府文件《关于科学工作的六条方针》中提到,紧接着后一年在北京首次举办了跨科学学术研讨会。在政策及研讨会的引领下,跨学科的相关研究在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直到90年代,我国的跨学科研究已然成为国家级发展战略 。国内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研究刘仲林教授率先引进并阐述跨学科学的内涵与基本问题,《跨学科学导论》的出版更是为我国跨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1998年,以刘定一教授为带头人的华东师大一附中课题组 ,就面向50名初中毕业生开展了跨学科的行动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活动策略,包括仿真研究、头脑风暴、伪科学的辨别、辩论赛、接触科学前沿等,并且最终取得良好的成效。浙江奉化中学近年来在跨学科主题课程开发、教学、教研、探究等方面不断探索 。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发现有关“跨学科教学”内容的论文涉及到各个学科领域, 例如,2020年南京师范大学的王蕾在《高中生物学跨学科知识的教学实践研究》中对高中一线生物教师进行访谈,了解高中阶段对跨学科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高中生物教师对跨学科知识的看法与态度。2018年陆敏刚和石培军在《基于校园生态环境资源的跨学科实践教学探究——以高中生物、地理学科为例》中基于学校办学资源特点,开发高中跨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搭建多样化实施平台,将高中不同学科的实践课程环节进行整合,开展跨学科实践教学。2016年陈超琪在《高中生物与化学的交叉渗透教学研究归纳比较得出生物与化学学科交叉渗透点,根据交叉点和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从四个方面选择典型的交叉点进行生物教学案例分析综上可知,国内对跨学科教学研究了一线教师的认知和看法;生物学科与地理学科和化学学科的交差点和具体的案例分析,而对生物学科与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联系的研究比较少,教学方法对学生培养作用方面的内容也是很少的,本课题将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研究的价值

(一)生物学科跨学科教学能够让学生更清晰认识科学的本质。

要认识科学的本质学生必需学会观察、质疑、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推理、评价等一系列过程,才能认识到“科学是探究”这一本质属性。而这一过程也是需要几门学科课程共同来承担的,因为学科探究的过程基本相似,特别是物理、化学、生物这几门理科学科,都会在探究中用到实验法、观察法等。正因为这些学科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存在一致性,在课程学习中进行知识层面的交融和补充,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而真实的认识。科学同时又是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存在着许多基础性的、通用的价值体系与观念,比如对立统一观念、静止与相对运动的观念、发展的观念等,形成这些观念并非一日之功,它们更需要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探究的过程慢慢去培养和建立。通过学科交叉教学,可以验证这些观念的正确性,同时也增进了学生对这些观念的感悟和理解。

(二)跨学科教学也是生物学科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任何一门好的课程都要能反映出该领域科技发展动态和社会热点,就有必要纳入一些综合知识。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现在大力提倡的教育、主题单元教学都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产生的,而跨学科教学也必定能在这些模式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所以可以说跨学科教学也是生物学科课程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

基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可知,跨学科教学有利于人才培养,Ivanitskaya等学者也提到跨学科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当前智能时代的背景下,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未来社会渴求灵活运用不同思维解决问题的人才,而不是储存知识的“机器” ,但如何将跨学科教学与高中生物学融合,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便成为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

研究内容

1)对新教材各教学章节中所蕴含的跨学科内容及主题进行梳理。

2)以访谈形式了解高中教师对跨学科教学的认识与态度,及跨学科教学实施现状;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思维水平及跨学科相关意识;

3)基于文本分析与调查结果,提出生物学课堂中跨学科教学实施策略,并开发相应的教学案例。

4)展开实证研究,对前后测数据进行结果分析,检验跨学科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是否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重点

提出生物学课堂中跨学科教学实施策略,并开发相应的教学案例。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

通过个别访谈设计诊断性的问题或诊断性试题,来了解学生对跨学科学习的认知,论证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进行跨学科交叉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跨学科交叉教学的相关教学策略的理论学习,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编写相关的教学流程,教案,进行课堂施教,施教后再进行教学反思,形成各种课型的经典教学案例,对各种课型的经典教学案例进行研究,最终形成跨学科交叉的基本教学流程,即教学模式

2、研究过程

1)设计申报:202411月——202512月,达成目标:成立总课题组,拟定研究方案,开题论证,填写《申报、评定书》并对课题研究的内涵、目标进行初步研究。阶段成果:完成《申报、评定书》填写,完成对课题的内涵与目标的研究,写出相关论文。

2)实施研究:20261月——20273月,达成目标:成立各子课题组,制定各自具体的研究计划并实施。阶段成果:撰写相关论文和实验报告。

3)中期论证:20274月——20276月,达成目标:进行阶段检查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下阶段研究工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省市专家中期评估验收。阶段成果:中期研究报告,各子课题研究论文,实验资料的整理归档。

4)结题鉴定:20277月——20284月,达成目标:撰写各子课题终端研究报告、总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论文集辑,论著出版。

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研读与归纳相关文献,界定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并从国内外的跨学科研究进展或成果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本课题的开展与实证研究提供指导性意见。

2)案例分析法:参考国内外优秀的跨学科教学案例及可供选择的教学主题,结合生物学相关知识,进行跨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修正与完善。

3)调查法与实验法:以问卷的形式对扬州市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展开调查,测试学生当前的跨学科意识及思维水平,并将调查结果作为前测;开展实证研究,实验班采用跨学科教学模式,对照班仍按照往常的教学模式授课,学期结束后,测试学生的思维水平的发展变化,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

4)访谈法: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访谈与交流,了解跨学科教学的实施现状及问题所在,为教学策略的提出与改进奠定基础,也有助于后续跨学科教学的具体实施。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在对高中生物学新课标进行解读时发现,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思想方法等的理解与认识,这与跨学科教学在本质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在对教材每章节中可实施跨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时,发现生物学教材为落实新课改及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中已蕴含着较多的学科交叉。在实施跨学科教学时,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托,在生物学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内容,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主题,以活动课程的形式实施跨学科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直接获得经验与能力。

可能的创新之处

STEAM教育的流行,使得全球学术界再次高度关注跨学科教育为人才培养带来的巨大效益。国外不少学者已通过实证或数据分析,明确指出跨学科教学有利于思维能力、学习技能、认知技能的提升;而国内的跨学科有关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更多为理论研究,但在跨学科教学对人才培养的具体作用与效果方面涉足较少。因而本课题不仅关注学科间知识的交叉与渗透,更关注跨学科教学对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结合国外研究成果,并由于思维能力参与、支配一切的智力活动,因而本课题能够以思维能力发展为切入点,通过数据与实证,探究跨学科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塑造效果。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限5项)

跨学科研究方法论指导下的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结题总结

20263月

个案研究成果

论文汇总

各阶段

个案研究成果

各项资料归档

各阶段

中期研究成果

结题总结

20275月

总课题研究总结

论文汇总

202712月

最终成果(限3项)

结题总结

各项资料归档

20281月

论文汇总

结题总结

20283月

各项资料归档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