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88乐天使 | 官方网站

 
 
【推荐阅读】为什么说“作业量”是一道需要严肃计算的数学题?

来源: 时间:2025-05-30
 

在很多学校,尤其是面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时,作业安排往往成为一个被忽略、却至关重要的隐性问题。

表面上看,安排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知识、提升学生能力;但实际上,如果作业总量与时间分配失控,不仅起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直接压缩学生最宝贵的自习、总结和思考时间,最终伤害的是学生的长期发展潜力。

因此,我们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学校必须用“数学思维”重新审视作业量安排,给作业量算一笔细致的账。


Part01

作业多,写不完:

特尖生发展的隐形天花板


在特尖生培养中,自主学习、深度思考和自我总结的时间,是促成质变的关键。但遗憾的是,很多学校仍存在以下普遍现象。

  • 作业叠加,任务堆积:一天四五门学科,每门四十分钟左右,动辄三四个小时起步。

  • 上课时间长,自习时间被蚕食:白天满满当当的课表后,晚上还要“赶作业”,导致精力分散、深度思考时间被严重压缩。

  • 糊弄完成,草率批改:老师因为作业量过大无暇细批,学生也容易以应付心态交差,作业质量下降,陷入“做而无用”的恶性循环。

表面勤奋,实则低效。对本应走向卓越的拔尖生来说,这是一种慢性伤害。


Part02

作业安排

是一道必须严肃计算的“数学题”


很多老师凭经验安排作业,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作业量必须符合可完成的时间预算。

举个简单的账:

  • 假设一天四门作业

  • 数学作业标准时间:1小时

  • 其他三门作业标准时间:各40分钟

  • 总作业时间:180分钟

如果再加上正课时间、吃饭、短暂休息,实际上,学生很难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高效自主学习时间。特别是对于需要进行系统总结、预习拓展、深度反思的特尖生而言,这是极大的制约。

建议做法:

  • 由培优部协助制定作业量基准,按“时间总量”统一核算;

  • 每门学科设计作业时必须明确预计完成时间,超时需调整;

  • 给学生列一个简单的公式,让他们自己核算每天的作业时间是否合理,培养时间管理意识;

  • 保证每天至少留出30分钟-1小时自主学习与总结时间。

一句话总结:作业布置,不是靠感觉,是需要精准计算的。


Part03

真正的作业改革

要敢于压作业、保时间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老师舍不得减作业,学校舍不得控量,最终伤害的恰恰是最具潜力的学生。

拔尖生需要的,不是刷题量堆积的成就感,而是思维的纵深与灵魂的成长。

所以,压作业,保思考时间,是学校必须承担起的责任。

真正优质的作业设计,应该追求质量而非数量:

  • 针对性强,能够精准打击知识漏洞;

  • 反思性高,能够引导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体系;

  • 时间友好,能够留白给学生自由生长。


Part04

最后一问:你的学校,给作业算过这笔账吗?


作业不是越多越好。科学规划作业量,为学生留出自主成长的时间,这才是面向未来的教育。

这是一道简单却重要的“数学题”,值得每一所志在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学校,认真、严谨地去解答。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Baidu
sogou